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08 10:18:11
关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关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篇1

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并不注重学生或老师用了多少技术手段,更应该注重的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是怎样去解决,利用什么工具或技能,收集什么信息。

怎样去获取这些信息、又是怎样去处理利用这些信息,这或许是整合的本质所在。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通过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与部分、外表与内观等多方面的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均能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形成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产生一个平移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这个平移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这一切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起到了教师用语言描述而达不到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对“整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首先,我想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虽然才起步,虽然有一些人对此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但任何新生事物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既然已身处信息时代,身处网络时代,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极而言之,我想可能我们的生活都在与信息技术整合呢!何况我们的教育,何况教育中的学科教学!

其次,今天听了专家的报告,讲到整合是有层次的。这样一想,想到我们虽然身处乡镇,网络条件也并不十分好,但也就敢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样一个一般人认为十分新潮的问题了。因为如果讲得不好,最多我们研究的整合属于刚起步的,属于最低层的。所以我想,“整合是一个过程”“整合是有层次的”这样一个观念对我们很多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至少让我们信心增强了不少。

第三,我想整合除了是一些技术与方法问题之外,应该先是一个理念问题。真像魏书生老师所说的,有些事我们没有改变,有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技术问题、条件问题,我们可能没法一下子解决,但理念问题可能是我们可以先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学强调了事实,忽视了问题。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演示事实。

最后,我有一个疑惑:在讨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问题时,王吉庆教授经常引用的是文科学习方面的例子,特别是语文教学。语文学科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十分注重人文性与情感性。但我想,可能从某种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这方面并不见长,甚至是见短之处。而且我想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恰恰是一个研究课题。不知王教授是怎么看这一问题的,或者他就是因此而着力强调文科学习的许多整合的例子?

  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篇3

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李晓程老师关于《研究学习与品德课程教学的整合》的讲座,加深了我对品德课程教学的理解,受益匪浅。

品德课程教学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发展性战略计划,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习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明理笃行。

其次通过学习,觉得课程真正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足以体现了新课标在改编教材时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精髓,重视学生的生活,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生硬强化的培养。

总之,新课程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强调与生活实际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篇4

在使用《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之前,我们幼儿园采用的是建构式的教材。在使用整合课程后,不论是从观念上还是行为上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走入整合课程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思考,用新的整合课程的理念,对以前教学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一天天认识整合课程,一层层深入地了解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整合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儿童,如何去帮助其更好的成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了实践,而探索和实践带来的是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们碰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制订整合课程周计划,感觉不知如何入手:如果按照书上的教材进度。那么一周中各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就会不平衡。一周之中各种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应该平衡,否则幼儿该学的没有学到,会导致知识和经验的缺失。而整合课程强调幼儿的学习是整体的学习,反对将各领域学习内容割裂开来或简单拼凑。那么我觉得我们可以将一些必要的内容整合进主题活动。

比如说数学,课程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强调综合性,充分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内容间有机联系,互相渗透,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开展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数学无所不在,它支配着各行各业与每天的生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也到处充满数学。吃多少食物(量);玩什么样的玩具(形状);排队(序列)等等。

例如:在现阶段开设的“神秘洞”主题里,我让幼儿对自己的五官进行观察以后,发现我们脸上就有七个洞:眼睛是洞,鼻子是洞,嘴巴是洞,耳朵也是洞,而且他们的大小、形状都是不同的,使幼儿获得了“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事物的特征”的经验。这样很简单的就把生活中的数整合到了主题活动中。

我们老师头脑中要慢慢形成“主题教学”的观念,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目标的整合。这是迈向“整合”的第一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活动整合课程实施要渗透到区域游戏活动中,因为区域游戏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让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有利于各种能力发展不一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爱好美术的幼儿可以在美工区中尽情的发挥他的创造才华;酷爱表现的幼儿可以在表演区积极地展示他的表演天赋;对数学情有独中的幼儿可 ……此处隐藏8113个字……每一日的活动中认真对教学材料深入地进行分析,对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要拿捏准确,再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等等,这些才是促使我们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篇9

在本次的学习中,我得到了许多有收获。现在就我在学习中的一些看法来作一下总结:

在培训中建立共同愿景。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发展。培训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捷径。为此,各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把培训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紧密联系,使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鼓励教师追求卓越,促使他们争当“教育家”。

1.通过培训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反思性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要争当课程开发者,不做课程的消极接受者、忠诚执行者,而要参与课程开发,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既探索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行途径,又力争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2.通过培训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实现自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经验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综合知识型,由注重知识传授型转向素质培养型,由传统的个人奋斗型转向现代的团队合作型。

3.通过培训加快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我们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知识、学生知识和教学知识新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自身在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向学者型教师发展;促使教师提升专业技能,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教师健全专业情意,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教育理想,规范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人们掌握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要确保新课程改革卓有成效,就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系统思考,能够深入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动态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及时吸收学生的反馈,密切关注、深刻洞察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渐变,用系统的、动态的、鼓励的眼光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提高,“班班通”在学校中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并在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中许多突出特点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了其强大的优势。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辨证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在实践中注意解决,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发挥其巨大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过程中,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工作的灵魂之一,高质量的课件是教学的先导和前提。由于现在开发中多用制作软件中的工具提供的现有模板制作课件内容,因此内容中相仿和相近的东西太多,特别是开发工具提供的自动功能较多,制作中容易出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如同一个死板的公式。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就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结果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扮演了一个“拖后腿”的角色。有的老师因为要赶上潮流,每逢“公开课”、“教研课”就必使用课件,好像如果没有课件做配角就少了什么似的,就无法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因此不管这堂课的内容需不需要课件、不管这堂课的内容适不适合做课件,统统“赶鸭子上架”的弄出一个“课件”出来,结果倒成了摆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必备的软件基础,它是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那么它的制作和使用就应以教师自己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为宗旨,而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2、重教师、轻学生。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只是为“我这一节课”而制作,所以在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时,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另外,由于课件的呈现方式大多采用线性播放,在上课的时候,由于课件的连接限制,只能“进”,不能“退”,如果某一环节操作失误,就不得不重新开始。所以,学生也只能被电脑牵着鼻子走,而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

3、重操作、轻交流。由于制作课件时,各教学环节是预设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随时操作电脑等设备,关注媒体的使用情况,所以,教师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讲台(电脑)的近距离之内,教师关注学生的时间也少了。这就使教师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视线、情感的密切交流。

4、重形象、轻抽象。媒体的运用虽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整体内容分解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他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整体感知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抽象的、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具体化,但是具体化了的知识必须适时回到“抽象”这一层面,实现“抽象——具体——抽象”的教学过程。这样,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智力也得到了发展。

另外,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选任何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都具有本身的局限性:

1、制作一个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熟练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储存和运用。而绝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另外,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到每一课都制作课件。

2、进行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室环境较暗,但是这样一来,学生读书、写字时就光线不够,影响学生的视力。

3、目前开发软件的技术不高,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会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视觉疲劳、活动单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其主体是应该是课程、是学生,而非信息技术、非讲台上那“冷冰冰”的电脑。千万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来选用合适的技术。特别不要在能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时,来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关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